不说,开门见山的说起了送亲的礼仪。先是说了送亲的长辈有那些,怎么称呼,然后就是送亲需要的物件。
官家女子嫁娶反而没有老百姓这么多步骤,不用备什么“离娘肉”、并蒂大葱之内的东西,把嫁妆带齐了就行。
其实这些事用不到若华去做,说白了她就是去跑堂子的,屁事没有。柳氏也没想让她做什么,只是不想她因为不懂坏了规矩。
教习嬷嬷说得行云流水,却又叫人影响深刻,这倒是个技术活。
外面来了动静,想必是那位开脸的全福人到了。
教习嬷嬷也讲得差不多了,对若华道:“方才老妇人那些,小姐都记牢了麽?”
若华点了点头:“嬷嬷说得清楚明白,我都记下了。”
那嬷嬷嗯了一声,又道:“那就到正屋去吧,小姐也还是个闺阁女子,得了这机会好好看看,也免得日后手忙脚乱,失了分寸。”
她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向若华传授这些,本是好意,若华也就恭恭敬敬的应了声是。
徐澹雅的房门前堆满了人,估摸着国公府的大部分下人都过来看热闹了。
若华站了老远,还是能听见那位全福妇人说的吉祥话:“海石山盟皆缱绻,相亲相敬乐绵绵。”
围着的小丫鬟的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皆是一副欢喜的模样,若华一一拍了拍,示意她们让一下。下人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察言观色,见若华一身华服,她们也不敢怠慢,纷纷给让了个道。
这下若华能看见里面的情形了,那妇人站在徐澹雅面前,拿了细线为她弹去不规则的绒发,没弹一下皆会说一句吉祥话:“好合良俦无尽福,兴家立业出人前。”
这些靠办喜事挣银子的人,委实不容易,活好口才也得好。
这时妇人又道:“三生石上注良缘,恩爱夫妻彩线牵。”说完便收了细线:“行了,徐小姐周围的鬓发生的规整,不需要弄得太多,否则不好看。”
这时,从徐澹雅对面那边传来声音“来人,赏!”
若华转过头看了看,柳氏正椅上坐着,满脸喜色。
她身边那嬷嬷闻声立即从袖里取出一只锦袋,放到那妇人手里。
妇人颠了颠,遂喜笑颜开:“徐小姐地阁丰满,两颐不薄,一看就是有福之人,夫人往后定是有享不完的福。”
谁不爱听好话,柳氏亦然,乐呵呵的让人将那妇人送走。
开了脸就得上妆了,这第一步就是梳头。当然不是说梳发髻,只是一种吉祥礼,梳发髻的事得交给丫鬟、喜娘。这梳头的人嘛,必定是柳氏无疑了。
柳氏从座椅上起身,接过喜娘递来的篦子,捧起徐澹雅的头发一梳到底。
柳氏梳着,喜娘在一旁说着:“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这个时候,若华倒有些羡慕徐澹雅,成亲的礼仪虽然繁琐,可心里必然是甜的。赵玉衍虽然成不了什么大事,却是个谦谦君子,对她又是真心。比起当年的若华,强了何止百倍。
第六十二章晋王大婚
梳头的礼成了,就要开始换衣上妆。喜娘把闲杂人等赶出去,今日除了新郎官谁都不能先把新娘子的妆容给瞧了去。
静儿瞟眼看到了人群里面的若华,忙过来:“沈小姐快进来啊,您不用回避。”
若华听她这么说,从善如流的就挤了进去。
徐澹雅闻声,转过头看了看若华,女子出嫁那日最好少说话,徐澹雅只能无奈的对若华笑了笑。
柳氏见了若华,挺和善:“沈小姐找个地方坐着,这新娘子的妆容得花大功夫,你站不动的。”大概是喜事临门,柳氏心情颇好,对若华也亲切几分。
外面的人都叫喜娘拦在了外头,房门被关上。
这会儿该是给徐澹雅梳妆的时候了。
静儿跟另外一个小丫鬟为徐澹雅绾发,那小丫坏手上拿了谢馥春往徐澹雅头上抹。谢馥春就是闺阁小姐们常拿了梳头的头油,用来固定发髻的。
由于要戴凤冠的缘故,发髻不用梳得太花哨,也不能太高,所以没费什么时。
另一边,喜娘拿着鹅蛋粉给徐澹雅上底妆,新娘子的面妆比较厚重,多是一层接一层,妆成之后略显苍白。
为了有白里透红的效果,喜娘又在最后用玉簪粉稍作修饰。
接着是描眉点唇,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时辰。
最后戴上双凤衔珠彩冠,冠上又是宝珠又是碧玉凤冠异常沉重,徐澹雅的明显滞了滞。
凤冠固定好,左右再配两支步摇,至此妆成。
送亲这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规划好的,只要不出问题就不会耽误。给徐澹雅盖上大红盖头,晋王府迎亲的人也该到了。
果然,这是为了传来呼喊:“夫人,王府的人已经在外面候着了,叔舅家的公子也已经来了。”
俗话说,娶媳满堂红,嫁女一场空。姑娘出嫁时,双脚占地带走了地里的财气。土能生万物,地可长黄金,会旺了夫家,损了娘家。
所以新娘子出嫁之日,在到达夫家之前双脚不能沾地。一般是由自家的兄弟将新娘背上花桥。
不过徐澹雅没有弟弟,背她上花轿的活,只有让其堂弟来做。
外面已经站了好些人,丫鬟、下人还有送亲的,喜娘推开门道:“都好了甭催了,我这就去将新娘背出来,娘家的兄弟快准备好。”
送亲的那堆人将一个小伙子推
喜欢玉台娇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