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一卷]
第235节第235章做生意就是冒险
不经意间,周成林被这里的所具有的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和两位热情好客的佤族小姑娘的待客之道所陶醉,感觉非常满意,认为在这里设宴款待孙雪他们不失是最佳处所。但是,他还是转身问了下站在身边的孙雪,征求孙雪的意见道:“妹妹,我们今天就在这里吃饭,怎样?”
孙雪也被这里的氛围和两位小姑娘的待客之道所感染,一脸愉悦,道:“环境清幽安静,民风古雅淳朴,小姑娘热情好客,好地方。”
见孙雪对这地方也很满意,周成林转脸冲佤族小姑娘道:“两位小妹妹,麻烦你们帮我们安排个一间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房间。”
原先敬周成林他们酒的佤族小姑娘向周成林介绍道:“我们小店经营理念就是让客人领略民族小吃之精华,享受异域情趣,我们这里一共五十六间客房,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套房都有,不知道这位先生喜欢想领略那个民族的风味小吃?”
周成林看了眼孙雪,道:“妹妹喜欢哪个民族的小吃?”
孙雪笑着说:“两位佤族妹妹接待的我们,当然是佤族的风味小吃了。”
于是,在两位佤族小姑娘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代表佤族文化发源地的“司岗里”。
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不过,这里的“司岗里”不是山洞。不过,为了彰显佤族文化氛围,客房里的装饰以展示佤族民族文化为主,所有的器具全部是佤族人用的竹制和木制品,在客房的正墙上,还悬挂着一副木制拓印的“沧源崖画”。
孙雪在美国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闺中密友就是佤族人,所以,她对佤族文化了解甚详,落座后,忍不住向众人详细讲解了有关佤族文化。
孙雪指着拓印的沧源崖画告诉大家:“佤族的沧源崖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糯良山、班考大山与拱弄山之间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1962年以来,已先后在沧源县中北部的勐来、丁来等地发现了11个崖画点。这些崖画大都画于离地面数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沧源崖画的内容主要有人物像、动物像、村落图、狩猎图、祭祀图、舞蹈图等。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态图,古朴、形象、生动。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沧源崖画采用平涂法,手法简练,生动传神。人体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画五官,但四肢却画的姿态多变,动感强烈。通过双臂和双足的种种不同姿态,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动内容。动物也是如此,虽然五官不清,但通过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征,也可以辨认出其种属。沧源崖画图像多呈赭色。作画的颜料可能是用赤铁矿、虫胶和动物血调制而成的。根据专家们的初步研究分析,这些崖画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地佤族群众一直把它当作神物加以崇拜……”
孙雪正在向众人介绍沧源崖画的时候,两个佤族小姑娘又推门走了进来,给他们端来了佤族人都喜爱喝的“苦茶”。
于是,孙雪又把话题引到了佤族人最爱喝的“苦茶”上,指着“苦茶”向众人介绍道:“‘苦茶’是佤族人最爱喝的,苦茶在加工的时候熬得很浓,几乎成了茶膏,喝到嘴里很苦,但喝后有清凉之感。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周成林端起“苦茶”品尝了一下,果然,和孙雪说的一样,刚入口的时候苦不堪言,但喝后时间不长,就有一股清凉之感自心扉处中蔓延,并很快蔓延全身,周身舒畅无比。
接下来,孙雪又向众人介绍了佤族的一些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礼仪风俗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说话间,两个佤族小姑娘给他们端来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佤族小吃: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风味小吃和佤族人经过特殊加工酿制的“泡水酒”。
伴随着木鼓声和佤族民歌小调的响起,主陪位置的周成林做起了致酒令。
吸取在车上的教训,周成林敬第一杯酒的时候变成了感情酒,他热情洋溢地说:“妹妹、孙先生、王助理,这第一杯酒是感情酒,我们虽然远隔千里,但我们之间的感情和友情从来没有因为时光和空间而变得疏远,可以说,我们之间的感情和友情犹如窖存的美酒,越存越醇。当然了,在座的各位有故交,也有新知,但是能坐到一起就是缘分,所以,为了我们的缘分,为了我们的友情,大家都干了这杯,来表达我们今日相聚的喜悦之情。”
周成林话音刚落,孙雪就笑着接过周成林的话说道:“大哥真不愧是一县之长,说的话就是中听!”
周成林苦笑道:“妹妹也抬举我了,县长算什么官,在官场上是个不入流的角色。没听人家说嘛,小时候,把english读成‘应给利息’的同学,现在成了银行行长;读成‘阴沟里洗’的成了菜贩子;读成‘因果关系’的,现在成了哲学家;读成‘硬改历史’的成了政治家;而我一不小心读成了‘应该累死’,现在就成了县长了。”
周成林说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特别是孙雪笑得更是花枝乱颤。笑毕,又
喜欢王牌小职员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