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洗完脸,净完手之后,这些饭菜也搬到了屋子里,上房的服务就是好,这点完菜才多久啊?这就能吃了!
于良吉给宝宝加了块鱼肉,石宏大很及时的给剔了鱼刺,还给浇了一勺汤。
“这鱼做的好熟啊!”于良吉一夹鱼肉,竟然骨头跟鱼肉都分开了。
“他们说,这是什么锅塌鱼,他们这里大厨的拿手好菜。”石宏大没听过这道菜,他只听过锅塌尖椒。
“这个好,吃鱼的时候最怕刺儿了。”于良吉又夹了一块鱼肉,沾了沾汤汁自己吃了。
石宏大默默的记下了,回头让黄大厨就这么做鱼好了。
吃了饭,于良吉给孩子们讲了讲临盛县,其实就是临盛县的县志,简化版的,讲完了也下午一点了,干脆让他们回去睡午觉,睡到两点起来。
第237章 逛逛大街
下午的时候,一个个都精神了,于良吉直接带着人,拿着钱,拎着布兜子,让巴图赶着一辆马车跟在后头,一伙人去逛集市了。
以前的章节就说过,临盛县的分布是东街富贵,西街勤俭,北衙办公,南面坊市。
也就是说,东边住着的基本上都是本县富户,西街则是平民老百姓,北边是衙门的地盘,南边则是做买卖的地方。
他们去的就是南面的坊市,如今正是准备春播的时候,很多人都来县城买东西,种子也需要挑选。
当然,种子站是在县衙那边,于良吉打算等孩子们考试的时候,他就去选种。
此时的坊市很热闹,人来人往,因为要考试了,里头还有不少穿着儒服的文生,和穿着利落的剑袖的武生。
于宝宝,在有记忆以来头一次逛街!
看什么都新鲜啊!
小孩儿觉得一双眼睛都不够看了!
这个时候天气暖了,街上不会有人卖糖葫芦了,因为糖浆会化掉,糖葫芦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卖的,一般都是在冬天,这个时候要想吃点什么,那只能是糖山楂这一类的干果拌糖浆,还得用牛皮纸袋包装。
于良吉带够了钱,石宏大腰间一个鼓鼓的钱袋子,里头装着小银锭子,大钱和铜板。
“这个是什么?”于宝宝指着一个卖风筝的摊子,花花绿绿的很好看,尤其在春风一吹的时候,风筝尾飘啊飘,特别吸引眼球。
于良吉告诉他:“这是风筝。”
“这位客官,你认的太好了。”那小贩一开口就让人听出来了,他是个外地!
“东北这边很少有人放风筝。”其实说白了,是农家没人放风筝。
这东西北方没人做,也就南方喜欢,北方的春风,说句不好听的,倒春寒已上来,春风到入骨寒,谁傻呵呵的跑出去放风筝啊!
农家孩子天气暖了,不是帮家里人送肥去田里,就是忙着到处挖个野菜,或者学堂不放假,都得在学堂里学习。
谁还让他们玩儿风筝啊!
“小的这些本来是要送出关卖给那边的,可是如今关卡都限制了,只有大型的有上百护卫的那种商队能通过,我这样的就不行了,互市都暂时停止了呢,我来这边卖一下,可这边人都不认啊!”小贩也一肚子苦水。
他这风筝虽然没多少底子钱,关键是他来回路费不少,也是趁着农闲的时候弄的,以往都是卖给草原上的孩子们玩儿,这种小玩具,既不犯忌讳,也不是什么战略物资,草原上的孩子没见过,一个风筝都能换个小银碗,回来卖钱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他都走了好几年了,眼看着就攒下了一大笔家业,这次走完他就能回去娶个媳妇儿当个富家翁了,谁知道这边关关闭了。
现在他也不求赚钱了,只求不赔路费钱就行!
“这风筝多少钱一个?”于良吉看着那些风筝摸了摸,手艺不错,扎得结实,颜色漂亮。
“一个大钱一个,便宜处理!”小贩一边比划一边道:“我就要个路费钱就行,反正公交马车一站一站走下去,车费钱没多少。”
“宝宝喜欢吗?”于良吉低头问于宝宝。
“宝宝不知道,这个怎么玩儿?”于宝宝眨巴大眼睛看着于良吉。
“这个啊,小叔会玩儿,等咱们回去了,小叔教你们玩儿,怎么样?”
“可以多买两个吗?”于宝宝还记得那些同学们。
“当然可以!”于良吉一口就答应了。
“我要十只风筝,你给包好。”于良吉很大气,花一两银子给学堂买了十只风筝。
“好嘞!”小贩很高兴,他的风筝都是打包好了的,直接拿了十个包装结实的给了巴图提着:“您放心,你您了这么多,我送你两只小风筝,当搭头!”
今儿真是开门红!
他这些风筝,竹篾是自己家后头种的竹子劈成的,纸是自己家做的超薄风筝纸,就连线都是老娘自己纺出来的结实麻线。
本钱算上车费也就十两银子,这就回来了一两,十分之一,很好,他以为这个春天他都卖不出去一两银子了呢!
“好啊!”于良吉笑眯眯的答应了。
“小叔,这个怎么玩?”于宝宝拿着小风筝看了看,发现不知道怎么玩儿。
“这个啊,要在空旷的地方,有风的时候,放飞到天上……。”于良吉拉着孩子继续逛。
看到有个以字作画的摊位,这个于良吉在现代很常见,在古代却少见了,立刻兴致勃勃的给每个人都写了一幅字。
“每个人说一句,写一个横幅回去!”于良吉指着八个孩子。<
喜欢夫夫孩子热炕头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