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大宋统制
八年前,也就是1279年,与鞑子抗争五十余年的钓鱼城,在得知大宋已亡、城内又粮米断绝的情况下,守将王立终被元将熊耳的夫人说服,盍城十余万军民投降了蒙元,降下了曾领导川地的抗元猎猎旗帜。此后,原本还在苦苦支撑的余下大宋堡寨、关隘也先后降元,却唯独这凌霄城,始终坚持。
这长宁军既指在长宁的屯驻大兵,同时它又是大宋在潼川府路的一个下级行政机构,军民同治,辖有武夷县及梅洞、清平、武宁、宁远、石笋堡五大砦堡。
德祐元年(1275年),鞑子攻入长宁军北面的富顺监(与长宁军同级,类似县级行政机构,以产盐出名),知监王宗义举城降元,长宁军便直接面对蒙元大军,下辖的县城、砦堡岌岌可危,宋军集中兵力与鞑子展开三次大战,未克,后鞑子另一路从大理入长宁南,长宁军不敌,退至凌霄城周遭。
早在鞑子攻入富顺之初,凌霄城上一任统制便曾经在凌霄山周边立有十小寨二十岗哨,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当鞑子两路夹击时,长宁军不得不兵力收缩,于是一县五堡皆失,鞑子为防宋军再利用这些砦堡,大部毁去,只留离凌霄城最近的梅洞寨,作为进攻长宁军的前出基地。
此后,长宁军以凌霄城为中心,利用地形之便,在最后一道防线处与鞑子相互攻守,这一坚持到如今已是八年,期间,长宁军与鞑子经历大小三十次战,各有胜负,倒毙在凌霄山的鞑子、新附军、寸白军及杂役数以千计。
八年前,上一任统制在激战中不幸阵亡,危难之际,时任正将的易云霄执掌了长宁军,被推为统制,他开始励精图治,以匡复大宋为己任,把凌霄城打理得固若金汤,确实不得不说,易云霄能以此弱兵,与强元僵持八年,已属非常不易。
只是,长宁军颠峰时期的5000驻屯大兵,也锐减至千人以下。除了保留了四周内的两小寨五哨外,其余不是被占就是烧毁--石头寨原本就是凌霄城的一个军寨,后被山都掌人也就是后来降元的寸白军夺了去。
这些年,凭着早期的物资积累,加上减员厉害也导致消耗降低,凌霄城还能勉力支撑,甚至会定期救济周边不愿降元、心向大宋的百姓--这也是争取他们支持的一种方式,但是物资再多也有消耗完的一天,尤其是不能长久保存的粮食,自去年开始,供给的问题开始浮现。
凌霄城上的所有空闲土地,都已经开辟为了农田,山下也有诸多山林被砍伐进行了改造,但想要迅速改变现状,易云霄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城内军民达千五百余,僧多粥少,为了增加食物的来源,易云霄下令五成的军壮编为垦兵,顾名思义,就是开垦农田、种植粮食,另有两成的军壮编为猎手兼斥候,打猎探侦两不误,段卓见到的张英就是其中的一名什长,现在,凌霄城只余不到三百的全职军兵,用于应急。
如果假以时日,只要鞑子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他的这些举措就会取得效果,并且,他还打算争取附近山都掌人的支持,说到山都掌人,易云霄就懊悔不己,前两年都掌蛮大酋长也是当时的大坝军民府都总管得兰纽起兵反元,易云霄是知道的。
但他没有把握这个机会与其联手,其实,以山都掌人的彪悍,加上长宁军与鞑子几十年作战的经验与心得,只要与山都掌人合作,并派教头对都掌蛮进行严格的训练,将那两万土兵好好的磨练一番,就不失为一支精兵,川南的局势会不会因此变天,委实难说。
结果呢,长宁军放弃大好机会,坐看得兰纽孤身抗元,那些土兵打仗时一窝蜂,场面看似浩大,其实对上鞑子的铁骑,却是毫无对敌良策,白白折损实力,最终得兰纽也落得个斩首的下场。
。。。。。。
听完李由、张英的禀告后,易云霄闭上眼开始思考,这是他的习惯,他的同胞弟弟易云凌正将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门外的农田发呆。
有两个垦兵正在为浇水的小事起了争执,这凌霄顶上,有两口井,一口素井,一口浑井,说也奇怪,本是山顶,却是常年水流不断,军民皆以素井的水饮用,而浑井水则用于灌溉农田、洗涮等用(平民注:至今四川兴文县凌霄山山顶仍可见此二井)。
“那边在吵甚么?”易云霄睁开眼,脸上看不到一丝表情,李由看着这位英年早生华发的统制,忙回复:“是两个垦兵为到底先灌哪丘田起了吵闹,我这就给他们各十大板去!”
“不必了!大兵不识道理,却是我等教化出了差池,此事非一日之功,且不管他。”易云霄又看着胞弟与李由:“易正将、李正将,我们对城内军民的治理、百工协作之事,望众将佐侧身践行,兢兢业业,不可自逸。这些日,我思考良久,如今还是要改军制。”
“啊~~”易、李二人皆是一惊,这军制可是朝廷大事,如何能说改就改呢,这是僭越!不过,他们心里却是清楚得很,这临安降元都已逾十年矣,谈何朝廷,只是这消息,却只有这几人清楚,在众军民面前,他们一直坚持说大宋还在临安稳着呢,要不然军民知道大宋已亡,早就散了。
“长宁军以五人为一伍,内推一人为伍长,五伍二十五人为甲,别选一人为甲正,四甲一百人为队,队将正、副二人,五队五百人为部,差正、副部将二人;五部二千五百人为军,差正、副
喜欢吴钩行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