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时候,原溪的天气就突然热了起来。不见了往年春雨绵绵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持续的似火骄阳。周末的原溪市一中静悄悄的,大部分的学生都回家或是窝在宿舍里。顺着学校一直走,走到最远处的一个小院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高三的五个班在去年秋天开学时就搬进了这个小院。这个小院有单独的篮球场,设立了小食堂,而且离学校的宿舍区最近,住校的学生往返宿舍和教室非常方便。把高三的学生搬进这个独立小院一直是原溪一中的惯例,历任校长都认为高三是人生的冲刺和转折,不仅需要摒弃一切杂念,还需要军事化管理,所以物理空间上的隔离对学生的高考成绩非常有效。
今天虽然是周末,校长依然到小院巡视了一圈。他今年对学生的整体状态很满意,由于三年前设立的优秀学生免学费制度,有一些县里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中考时放弃了去省城市一中而留在了原溪。多年来,省城的市一中凭借自己历年来辉煌的高考成绩吸引了全省的学生,在中考时就把各州市最优秀的学生挑走,到高考时自然独占鳌头,令其他中学望尘莫及。
不过,原溪一中现任的这位校长大人却不愿甘拜下风。他是地道的原溪人,一直为自己生于原溪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感到自豪。在他看来,原溪虽然在经济实力上稍逊于省城,但历史底蕴和文化发展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三年前走马上任的时候就分析了原溪一中历年高考的情况,发现这个学校的高考平均分和上线率与省城市一中不相上下,唯一不够漂亮的就是学生的高考成绩个人排名一直没能进入前三甲。所以他当机立断向教育局建议免除部分优秀学生的高中学费,在中考时就留住优秀学生,时刻准备着在三年后的高考创造奇迹。
夏志远就是因为免除学费而放弃省城市一中的优秀学生之一。夏志远家在原溪市屏山县的农村,从家到学校有一百多公里,三年来为了节省路费,他只在寒暑假才回家。他每每想到早早就去世的父亲,患有慢性肾炎还在辛苦耕种的母亲以及年幼的妹妹就鼻尖发酸。他无法想象母亲为了供自己和妹妹上学吃了多少苦,但他不愿意像那些放弃学业的初中同学一样去打工,他一直坚信念大学读博士是穷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选择。所以他能做的就是拼命学习,保证每个学期都拿到奖学金,这是减轻母亲负担的最好办法。
太阳渐渐西下,白天的热气也渐渐散去。埋头苦读一整天之后,一群好动的男生又来到篮球场上为自己舒筋活骨。夏志远篮球打得很好,这也是他唯一擅长的体育运动,因为不需要花钱。他虽然三年来都保持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他,可他觉得似乎只有在篮球场上的团结协作才能真正拉近自己和同学的距离,才能让球场下的观众忘记他脚上的帆布鞋和其他同学的名牌球鞋的区别。
夏志远投篮的时候,又看见坐在远处背英语的林伊。林伊是他从县城来到原溪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因为高一入学的时候他就坐在林伊后面。林伊的父母都是原溪一中的老师,她父亲就是他们班主任,母亲是他们的语文老师。夏志远初来乍到,看着繁华的原溪,干净明亮的校舍,再看看自己,洗得发白的衣服,感觉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如此格格不入,心中的惶恐和自卑几乎要将他淹没。可是坐在前面的林伊却对夏志远那么温和,举手投投足间从来没有流露过一丝一毫的看不起。她鼓励夏志远去参加篮球队,把各种辅导书不动声色的借给他,课余时间和他聊着喜欢的书籍。在夏志远眼里,林伊是个接近完美的女孩子,温和而俏皮的个性,白皙而姣好的面庞,有思想却不矫揉造作。几年来,林伊的一颦一笑无不牵动着他的心。
他最近有些忐忑,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报志愿了,他很想问问林伊要报哪里。但林伊总跟余晓晴在一起,他只要接近林伊,余晓晴就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研究他,夏志远不喜欢那种眼神,敏感的他总认为那眼神里带着一丝不为人察觉的鄙视。
今天林伊居然是一个人,余晓晴不知到哪里去了。犹豫几分钟后,夏志远假装去卫生间离开篮球场,从小院的另一侧绕到林伊身旁。
“林伊,”夏志远叫了林伊的名字,感到有些紧张。
“夏志远,”林伊对着他笑笑,“怎么不打篮球了?”
“嗯,有件事想问问你,”夏志远的口气有些犹豫。
“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林伊的话里流露出一丝担心。
“不,不,不需要帮忙,我想问问你的事,”夏志远边说边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问我的事?我的什么事?”林伊有些不解。
“嗯,以前我听你说,你父母想让你去杭州上大学,因为离家近,那边有亲戚也方便照顾你,是吗?”
“是,他们想让我去杭州上学,”林伊已经知道夏志远要问什么了。
“那你真要去杭州上学吗?”夏志远用脚尖踢着地面,心里有些忐忑。
“你想到哪里上学?”林伊反问。
“我还没决定,所以想问问你,如果你去杭州那我也去杭州,”夏志远憋了三年,今天一旦把这句话说出来反而很轻松。
林伊抿着嘴笑,说:“看你那样,明明不愿去杭州。”
“没有,没有,不是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嘛,我愿意话,继续低着头
喜欢别担心,我在这里等你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