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负、败走麦城及其它
关羽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大英雄,人们读《三国演义》为他温酒斩华雄,为他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如探囊取物的英勇武艺而倾倒。为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奔刘备的忠诚而感动。为他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忠义而敬佩。更为他败走麦城而惋惜。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为其立庙祭祀,并奉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列。其实,我们如果认真、细心去读《三国演义》、去比较阅读《三国志》就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艺术形象,有很多虚构的成分。如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就不关关羽什么事,斩华雄的是孙权的父亲孙坚。投降曹操前的关羽约三事及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虚构的,历史文献《三国志》里没有记载,华容道上义释曹操也许是没有的事。《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蜀记》中倒有这样一件事,曹操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下,羽心自不安。”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关羽倒是个好色之徒,为了一个女人,多次向曹操开口,以致,曹操这个好色之徒怀疑这个女人一定长得漂亮,就派人先把这个女人迎接过来留在了自己身边。由此,关羽心里不能平静。也许这一点影响关羽的高大、完美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没有讲述这个故事。我写这么多多余的话,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平常所敬佩的关羽只是《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一个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与生活中原型抑或模特儿相差甚远。我们可以将关羽当做英雄人物来崇拜,但决不可迷失于这个艺术形象之中。艺术形象的完美,不能代替生活中酸、甜、苦、辣,我们欣赏关羽的艺术形象时,因为其艺术形象的完美,我们为其败走麦城而惋惜,但是生活是有酸甜苦辣的。我们更应从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来认识关羽败走麦城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如此,我们才会避免重蹈覆辙,少一点酸、苦、辣,多一点甜。我们如果一味地沉浸在关羽的艺术形象之中,一味地为其败走麦城而惋惜,那也许会酿成更大的败走麦城的悲剧。那就是“后人哀之而不鉴,复使后人哀后人也。”
那么,关羽败走麦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讲就是两个字,自负。由于自负,关羽为官不懂统一战线。由于自负,关羽为事,不懂谦虚谨慎。由于自负,关羽为人不懂大成若缺。由此败走麦城是关羽命中注定要上演一曲悲剧。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探讨关羽败走麦城的深层次原因及我们应当从中应吸取的教训。
一、由于自负,关羽为官不懂统一战线。
关羽不懂统一战线是伟人说的。领导中国**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之初,与高级干部谈话时说过这样的话,关羽这个人大体上不懂统一战线,并不高明,对待盟军搞关门主义。
什么是统一战线?结合的谈话,我们便可知道,统一战线就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对付我们共同的敌人。
讲过,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有三**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为三**宝之首,可见统一战线之于中国革命之重要。时至今日,台湾的民进党人谈起统一战线都风声鹤唳。谈起统一战线就如谈虎色变。
为什么批评关羽不懂统一战线,搞关门主义呢?关羽当时驻守在荆州,荆州是刘备出入中原的南大门。诸葛亮在《隆中对》早就告诫刘备等人,扼守这一重要战略地位有特别的意义。一是天下一旦有变,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是战略意义。二是政治意义,占据荆州,联吴抗曹。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而关羽驻守荆州客观地分析,对于拱卫蜀汉政权的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而对于执行联吴抗曹的建国方针不但不理解,而且抗拒、不执行,致使才导致了败走麦城、夷陵惨败等一系列悲剧。
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这件事发生在关羽征战襄樊之前,《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有交代,担当这一历史使命的人物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诸葛瑾与关羽见面有这样一段对话。诸葛瑾说:“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随唤左右逐出。”诸葛瑾回到东吴,向孙权做了如实汇报,孙权大怒。
我们再介绍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在诸葛瑾出使荆州向关羽求亲之前,曹操就派遣使臣满宠到了东吴,其使命就是游说孙权共同征伐荆州。满宠对孙权说:“吴、魏自来无仇,皆因刘备之故,致生衅隙,魏王差某到此,约将军攻取荆州,魏王以兵临汉川,首尾夹击。破刘之后,共分疆土,誓不相侵。”孙权对此犹豫不决时,才派诸葛瑾到荆州求亲,顺便以观荆州动静。殊不知讨来关羽的一顿辱骂,由此将犹豫不决的孙权推到了曹操身边。这就是所说的对盟军搞关门主义。后来,关羽不知死活地发动了襄樊之战以致让孙权血不染刃地偷袭、占领了荆州,使关羽没有了归路。
如果关羽懂得统一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