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捉坎填离,黍米黄芽自此始;吐气导引,神通妙用只等闲
话说虚元道长因想起不久便是道家重劫降临,到时再无闲暇调教眼前这位资质出众的小弟子梦尘,心里正自忧心忡忡。没办法,只得开示一日算一日,便集合门下弟子,于上清殿,指示修行法门。其实说的也是些平常的功诀,只是同样的道理出自不同人之口,便会有不同的作用罢了。
平常时教道家功决,辈分高的弟子教辈分低的,由于各人修为不同,没有大彻大悟的人讲出来的功诀便是死的,根本做不到因材施教。因此即便是同样的道理,出自这位道行高深的大师之口,毕竟要更加让人心领神会。更何况,虚元道长一手创立昆仑一派,在冰雪连天的昆仑山巅运用神通建造这仙境一般的琼楼玉宇,单是这些变足够让人心生敬畏了。故此,“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玄语功诀,在人听来,又是何等的权威。
这时,虽已是暮春,昆仑山还是一如既往的终年积雪,银装素裹,在这地方待久了,人自然而然会将人间的鄙吝遣消个大半,天然的修道场所,得天时地利之便,总觉得天工比人力更加有效。现在聚集在玉清观里的道人,多半是虚元道长初成道时,除外积修外功时千挑万选的弟子,他们每人都有一段不寻常的往事回忆,有的是落魄书生,有的是朝中文武,有的是王孙贵胄,甚至也有许多乞丐,各行各业都有。也有人是自己久已有了慕道之心,披荆斩棘,历经磨难,方才寻到昆仑来。毕竟这座道家圣所今时不同往日,经虚元大师的改造,比起步虚仙长的那座草庐自然要宏伟庄严,也自然要醒目易寻。
而在玉清观后面,左边是清风坛,右边是明月坛,如同一般寺院的钟鼓二楼,与玉清观成鼎足之势。清风坛里坐着的是辈分较低的,入门不久的男众;而明月坛可想而知是女众修行之所。在昆仑,只按入门早晚定辈分,而不以年龄长幼或法力深浅,若按年龄,养老院应该是玉清观,托儿所变成了清风、明月二坛了,岂不是笑谈;若按法力深浅,自然更俗,修行人不是角斗士,也不是摆擂台,更不是强存弱亡的动物界,牙尖爪利便可在森林称王,因为还有一些外道邪魔法力高深,弃恶从善,入门时间较短,也应排在后面。自然都不是这样。只有按照入门先后论位次,才合乎情理。
清风坛、明月坛的弟子平时都是入门早辈分高的道长仙姑去指导,虽然是仙界圣地,世俗人的观念还是要考虑的,不然,则人道与仙道不能相互补给接引,则哪一道都不能昌盛起来。
昆仑派自开府以迄今日,上下千余人,其中不包括已经飞升或归隐别处的道人。每年这个时候昆仑掌门都要在玉清观开坛讲道,玄风清谈,高朋满座,蔚为壮观。除出外修积外功的弟子外,每个身在昆仑的弟子都要参加,因为这样亲领教益的机会实在难得的很,没有参加实属憾事。
虚元仙长讲道与别人不同,他常常把一些玄之又玄的妙语,讲的朴实自然,在人看来,这只不过是寻常老者的围炉夜话。但每次都会让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他最注重修行人的根基,讲到修炼内丹,便先将如何吐气导引,如何运气观想,如何识别道经中的专属名词,甚至为每一位初学道者指引修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痛痒异状,至于修炼神通,则只字未提。
有时候明明是有事弟子服其劳的事,他总是亲力亲为,例如指导入门弟子呼吸吐纳,导引丹田之寻常内家功夫。他常常告诫弟子,修行人一定要根基打好,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是可以耳闻目见,可见学问日益博洽;为道则不同,它是个减少的过程,减少的是七情六欲,是世俗尘埃,是累世贪嗔痴慢疑。恢复我们本来面目,不要想神通妙用,因为那些只是修行的附属品,在修行过程中自然出现,我心灵明一点,与自然便接近一点,本心之神通妙用也就增加一点。
待道长讲完一些基本理论之后,后面接着便是弟子自由发言,请示教益。虽说很多功诀是历代祖师用浅显的语言所撰,但道经中很多名词依然令人费解,对道家学说没有一定的了解,是会让人望门生畏的。例如,道经中“水与火”,以八卦论则为“坎与离”,以喻人,则为“姹女、金翁”,以喻物,则为“龙、虎”;内丹,则有“金丹、婴儿、金珠……”等多种说法。以此类推,另有黄庭立道,先天后天,转河车之类,皆是喻指修行人初始阶段的现象,要修内丹,必先吐纳,然后以水济火,练得每天得汝黍米大小之颗粒状透明物,导入下丹田,释氏谓之舍利,然后如黄芽初种,日益长成内丹、婴儿。修行到此方算入门,日后仍要勤勉,稍有懈怠,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有此入门道术功夫者,方可学习法术,这样循序渐进,方可有成。有弟子资质出众,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法术,足以防身,还需通过昆仑派创派祖师步虚道长所创的生、灭、明、晦、阴、阳**大阵才能下山修积外功。这一阵非同小可,稍有疏忽,变会困在阵中,当初步虚道长创立此阵,是为了免遭邪魔外道和一些灵禽异兽打扰,不想今日还可以用来考验下山弟子处事应变能力。由于虚元道长近年来经常闭关修行,昆仑派中通晓此阵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故而此阵久弃不用,以防弟子不知深浅,陷入
喜欢神劫降临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