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反贪局专案
作者:杨晓升
内容简介:
一个地方有两大核心机构,一是组织部,管干部;一是财政局,管钱袋。
腐败的痼疾,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备受社会舆论关注,也为中国的老百姓所痛恨。可悲的是,腐败似乎不在乎社会舆论的抨击,它一如久治不愈的牛皮癣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冒出,大有前赴后继、不怕斩尽杀绝之势。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没有yù_wàng。但yù_wàng应该是有止境的,没有止境而且是没有节制的yù_wàng,肯定是犯罪的渊薮,最终害的只能是控制不住自己yù_wàng的人。……
正文
引言:当作家走进专案组
杨晓升
腐败的痼疾,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备受社会舆论关注,也为中国的老百姓所痛恨。可悲的是,腐败似乎不在乎社会舆论的抨击,它一如久治不愈的牛皮癣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冒出,大有前赴后继、不怕斩尽杀绝之势。
什么原因?贪欲也。有一句成语:欲壑难填。
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没有yù_wàng。但yù_wàng应该是有止境的,没有止境而且是没有节制的yù_wàng,肯定是犯罪的渊薮,最终害的只能是控制不住自己yù_wàng的人。
本书着力解剖的,就是一些形形色色没有控制住自己、任yù_wàng之蛇蹿出灵魂随意横行肆虐的人。这些人,大都高居职位,按理,他们也有优越的待遇,羡慕者多,追随者众,衣食住行已经无限风光。可悲的是他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并不满足。他们想的并非尽职尽责,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当好人民的公仆,而是在yù_wàng的支使下,利用人民给予的手中的权力,或明目张胆,或暗度陈仓地大肆敛财、四处挥霍。
原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的卷宗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账,一笔笔、一本本记录着他和妻子章亚非共同受贿的时间、数目。这些账时间长的可以上推到90年代初的某年某月,数目从几百、几千到一万、几万、几十万不等。马向东夫妇共同受贿以及转移家财折合人民币总数高达2000多万!
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原本是堂堂的一位社会治安监管部门的高官,不想却知法犯法,可见贪欲的诱惑是多么巨大、多么难以抵挡!
再看看“中国第一大款警察”,从1993年4月到2003年5月,每年敛财500万,平均每天敛财竟然达到1万!如此明目张胆巧取豪夺,确实令人触目惊心!他们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仔细想想,无非是要满足自己罪恶的yù_wàng……
然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贪官们如此明目张胆为所欲为呢?
“马向东在没有坐上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宝座以前,肯定没有听过太多人对他的批评,因为在他的成长记录中,46岁往前几乎都在积极进取,一路提升;1997年在他当了常委、副市长的前后几年,他也不可能听到任何微词,包围着他的只有连绵缧叠的阿谀奉承;等到他仕途落马,双规受审,这个时候他再想听听人们对他真实的评价,已经没有机会,此时他可以面对的不是纪委、司法机关的人,就是冰凉的监室。这不知道于他是幸、是憾?”
这是《之前》作者长江对贪官马向东犯罪轨迹的剖析,这也可以说是其他贪官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写照。
对权力监管机制的缺失和贪官个人yù_wàng的不断膨胀,使得官场犯罪屡斩不绝,贪官络绎不绝接踵而来。然而历史早已证明,利令智昏者,最终大都没有好下场。贪官虽然也能够风光一时,却随时都可能锒铛入狱、痛悔一生,最终还落得遗臭万年的骂名,甚至还祸及子孙。
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披露的一个个贪官,每一个都是绝好的反面教材,它能在让我们经历令人咋舌惊心动魄的之后,掩卷长思。那一道道曲折的前车之辙,那一声声洪亮的人生警钟,会让我们每一位读者冷静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把握自己的人生的航向。
这是一本可读性极强警示性极强的人生纪实读本,不可多得。^
马向东走向刑场 长江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女记者,多次与临死前的马向东面对面,采访下来总觉得心里像塞了一团东西似的难以吞咽,寻了机会一定要对什么人说说才好解闷,特别,原本采访为制作两集大容量的《新闻调查》电视节目,后来节目因故停播,有些事情,尤其是一些当时的感触如若不说,也就会随时间麻木掉,混淆于人生的种种凡俗和琐碎当中。
不晓得今天已入冥界的老马(我就曾这样称呼他)还记不记得,在他临死前有位中央电视台的女记者曾受命和他长聊过?我没有忘记,没有忘记他坐在我的面前,没有忘记他的相貌、眼神,没有忘记他话语中的可怜、绝望,没有忘记或者说无法忘记他是怎样从一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到失去人生自由的“阶下囚”,在看守所里任看守“提”来“提”去的天地变化,以及这天地变化的错位给他带来的措手不及与无可奈何,那无奈是飞扬的马车在仕途上狂奔猛跑,忽然间将其掀翻在地,然后在他眼前一路绝尘而去宿命般的追悔莫及与难以玩味。
2001年12月19日,我为“慕、马大案”最后一次采访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开始采访前曾经不经意地问到马向东的生死结果,恰好当天马向东
喜欢反贪局专案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