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之塔
作者:猫锦
Ⅰ.塔罗牌
序
故事的开头写在一张大阿卡那牌的背面,时间是1933年2月14日,没有署名,只用红色的墨水写着一句话:
“这个时代对爱充满憎恨,动机与行为之间,总有一道阴影。”
塔罗的四角都已被磨成毛灰,牌面的颜色仍旧鲜亮,画面正中蓝紫色的骷髅像古代的金字塔那样垒砌,直指天空。
这张大阿卡那牌的牌灵是“塔”。
Ⅰ.塔罗牌
以利亚对这张牌的来历完全没有印象,这张牌就像一个预言,1929年他从巴黎高师毕业,梧桐树正把清凉的树荫盖满大街小巷。他被分配到德法边境的一座叫做斯特拉斯堡的小城教书,在一个略微寒冷的黄昏他走向码头,裹紧自己穿了十年的蓝灰色旅行者外套,从口袋里翻出皱巴巴的船票。夹在临时居民证、临时教员证、过期学生证、应该是没用过的牙线、被挤扁的香烟和几张破损的纸币之间的,就是这张塔罗牌。
他躺在肮脏的船舱里稍稍回想了一下。
也许是汽车站上那些伪装成吉普赛人的占卜师、或者是伪装成占卜师的吉普赛人(对他而言没有区别),也许就是那些人,为了他身上几张破损的纸币而塞进他的口袋里的。
然而为何那些纸币还在他身上?这个推论似乎就不成立了。
以利亚感到一阵阴寒,这张塔罗牌的意义多少是有些不吉利的……也许只是个恶作剧?
不过以利亚并没有扔掉这张牌。
他并没有穿过码头和邮局之间那条坑坑洼洼的石板街,走到斯特拉斯堡邮局门口的大垃圾桶扔掉这张牌,而是仍旧让这张牌和他的临时教员证混在一起,坐上开往学校的巴士。
然后这张牌的诅咒开始应验了。
1929年圣诞节前夕以利亚失掉工作,同时他的临时居民证也失去效用,他不得不趁民政警察还没找上门来之前,在大雪纷飞的清晨匆匆搭上返回意大利的长途汽车。
他身上依旧是夏季的衬衫和休闲裤,从长途汽车关不严的窗户缝里飘进来的风雪,让他极度饥渴地怀念起地中海海滨的炽热阳光和罗马的万里晴空。
“欢迎来到永恒之城……”以利亚自言自语地咕噜着,用吃完面包的蜡脂皮纸堵上车窗缝,并且裹紧外套。
Ⅱ.优雅
罗马并不如他想象的温暖。
事实上,破烂的街道,倒塌的民房,滴水的兜布棚子,以及写在墙壁上的污言秽语和标着拆迁的红色油漆都让人觉得更冷,而且饥饿。
以利亚背着他学生时代的旅行袋穿过罗马中轴线上的贫民区,爬上上世纪九十年代遗留下来的那种铁丝网楼梯。
——这种造型活像火柴盒,四面透风,屋里死闷又光线黑暗的筒子楼,在那个年代是整个欧洲贫民区的标志。
以利亚一路踢开走廊上堆积的腐烂家具,直走到一扇漆成蓝红两色的木门面前。
他站在门口掏钥匙,顺便从走廊往外望去,对面那座废弃多年的圣母堂修葺一新,从最高的阁楼上挂下红布长幅,白底上印着很多年前《意大利人民报》上的话:
“要不愧做一个罗马人,鼓起你们的精神和勇气……”
以利亚不由自主地动了动嘴唇。从他喉咙里冒出的那几个音节,是红幅上那句话的前一句:“全意大利的法西斯战士们……”
以利亚用钥匙打开房门。
他离开四年,这个城市并没有改变多少。
他的房间也是。
甚至以利亚都没有在窗台上摸到多少积灰。房间里唯有的家具是一组海绵沙发,铺着不能完全盖住的白布。以利亚推开那扇灰蒙蒙的狭窄窗户,科斯坦齐大剧院映入眼帘。1926年之后这个名称中间还得加上“国家”这个词,全称是科斯坦齐统一国家歌剧院。
歌剧院金灿灿的外墙和高耸入云的穹顶是这一带最为引人注目的建筑,仅剧院外墙每年的翻新费用就足够把以利亚所在的整个贫民区推到重建。
以利亚站在窗边出神,等到日暮西山他才恍然大悟地想到要买根蜡烛。他的口袋是空的,于是他开始在那个破烂到几乎可以扔掉的旅行包里翻找。
然而那里面并没有像他期待的那样,有一张面额稍大的钞票和卫生纸揉在一起。
——事实上他身上所有的钞票仅仅足够他打一个电话。
没有经历多长时间的心理斗争,他带上钥匙下楼,穿过乱糟糟的小巷走到最近的一家商店打了个电话。
电话打给一个叫普布琉斯·德罗西的人,是以利亚母亲的情人,后来出卖以利亚的母亲,进而连累以利亚的父亲,最终使他成为孤儿。然而又是这个可耻的男人(已经爬上民政局长的位置),安排以利亚离开罗马去念巴黎高师,然后欠了很多人情,付出很多金钱把他安排到斯特拉斯堡教书,企图在这个混乱的年代里给以利亚一个安稳的生活。
以利亚不以为意地接受了他的好心,包括他的钱。
打完电话,以利亚用剩下的钱买了一包烟,从商店往回走的半路上忽然想起忘买火柴,他的心情无端糟糕起来,骂骂咧咧地折回身,这时一辆黑色风琴头轿车忽然从巷口拐出来,擦过他身边的时候溅起坑里的泥水。
以利亚立即破口大骂。他的反应完全符合他所在的贫民区的民风,那种彪悍和粗野的性格标签下面,唯一古怪地是他居然用的是法语。
是
喜欢灰烬之塔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