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尽在---宅书屋【gdjs】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颜回》作者:花比作
文案
乱世之中,真诚而隐忍的爱情……
内容标签:布衣生活
搜索关键字:主角:颜回,子贡 ┃ 配角:蔫姜
第1章
我从来没有想过,弥留之际我会想起颜回,想起颜回就想起了子贡。
先师孔子故去后,我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在都城北面,泗水旁筑起的老师的墓地附近建了一个庵,在那里服丧三年。三年之后,我进山隐居,一隐就是三十年。但我并不寂寞,时时回忆起先师孔子的教训,还有颜回、子路、子贡这样的高弟子们。听说子贡还要再服丧三年,我并不意外,如果颜回、子路还活着,也会这样做的。
老师故去,三年来和老师的弟子们在一起,回忆老师曾说过的话,由子贡领着,先是讨论,再是整理。子贡在整理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其实我心里很明白,他是在怀念老师,也是在怀念颜回。他总是能颜回说过的话,自己那么心高气傲,还坚持把老师问他和颜回的比较记录下来,不止一次地说:“我怎么能和颜回比。他知一而推十,我知一而推二。”还把老师夸奖颜回的话都记录下来,其他弟子若是回忆起颜回的事情,只要是他不知道的,他都询问再三,反复思量。子贡要多服三年的丧,恐怕是无法将自己的心情从悲哀中解脱出来吧!老师墓地附近的喧闹已经不在了,多年在一起的弟子们各奔东西,一别或许就是永不再见,子贡的心情我略懂一二。颜回走了,和老师的教团一起就是与颜回活着时的记忆一起;老师故去,服丧的弟子们在一处,他与颜回还是联系着;同学们都散了,那么除了孔子的墓,就没有再和颜回相关的地方了。这多出的三年,是为了老师还是颜回,还是两者都是?我不知道。
山中三十年,我依旧是个愚人。世事变化,谁还会记得颜回呢?颜回没有做过官,进不了哪个国家的史册,但他恬静、无争的样子,谁看到了都会从心里觉得舒服。有时也想,子贡把颜回的话记入《论语》,也许不光是因为孔子最欣赏颜回。他想让这个天地颜回,万世都颜回。后来,子贡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他真是个奇怪的人,和颜回完全两样,颜回谦虚,不会说话,子贡善于辞令,也很傲气,还很会赚钱,我们的服丧如果没有子贡的资助,就不可想象了。三年过得也快,又三年,子贡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这是我听说的,好象已经晚了多年。不知道子贡还想念颜回吗?
子贡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请明天中午整理好行装,在那里等候。”我还记得他指着那片农户的样子,当时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年轻人呢!衣着整齐,不多说一句话。那年他29岁,已经不算是年轻了,但我那时就觉得他很年轻。也许是后来总能看到他在颜回面前,静静地低头坐着的缘故吧!不过谁又能在颜回面前不感到平和呢?只有子路常常学老师那样“回!”“回!”地叫他,他虽然不生气,但子贡一听到就很不高兴,却又不好说什么,别扭的神情象个孩子,真是年轻人。我第一次看见子贡的时候,颜回30岁,我没有见到他,因为那时老师的教团里最年轻的就是子贡,再加上他细心周到,擅长辞令礼节,所以走到哪里都是他出面接洽,那次是雇佣我还有几个同乡,在他们周游列国的路上做点杂事,谁知,就做了老师的学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是老师周游列国的第五年,在蔡丘。
其实这时候我并不了解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更没有和颜回说过话,只是偶尔会看到他跟在孔子的后面。我每天的活计就是到处找粮食、柴草、生火、烧水还有帮助做饭。在快要到达宋都的前一天傍晚,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只好到一个荒芜的人家去避雨,只有屋顶和下面的土地,看起来已经没人很久了。我们几个杂役先到一个屋檐下,但很快风就把屋顶吹开了,我们就跑到另一个大屋下面去。跑到大屋时,我看到了惊人的情景,孔子端坐在屋檐下面对着风雨,身后坐着子路、子贡、颜回和几个卫国来的陪同。每一次雷电一闪,我就会看到他们的坐姿神态,他们任凭风雨穿过薄弱的屋顶加诸在他们身上,我突然之间理解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看见子贡握着颜回的手,他看着漫天风雨和远处的闪电,一副天人决战的激动表情,严肃中透着他的勇气。我看到了颜回的表情,风雨中宽容地微笑,一瞬间我被感动了。还有孔子,我后来的老师,闭着眼睛仿佛在感受天地的力量。子路难得的宁静,身上一股鲁莽之气,好象是最适合这种情况的人。从这天晚上起,我决定留下来,不然我就会在宋都或陈都离开了。
第二天,我们到了宋都,但没有进城,好象是宋都不能去了,只好经过郊外直奔陈都。卫国的几位陪同惶惶张张地回国了,不肯护送孔子前进,本来一同去陈的马车车夫也离开了,于是就剩下了这么几个人。路越来越难走,吃的也很少。我曾几次告诉子贡食物的紧缺,奇在子贡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吃的,有时还有更好的食物,每到这时,子贡就吩咐把好的东西分成两份,一份给孔子,一份给颜回。他们吃饭时都分开吃,总是各吃各的,用饭的时间很短。所以颜回并不知道他和老师吃的一样,不
喜欢颜回请大家收藏:(m.dmbook3.com),popo文网更新速度最快。